信息来源: 发布者: 阅读次数:
——罗山县农业农村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生产的重要时节。罗山县农业农村局农技协人一手抓疫情、一手抓生产,真正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为全力推动罗山农业生产措施的落实提供了智力保障。
一、落实任务,夯实责任,全面完成再生稻生产任务。
2020年度,信阳市农业农村局分配我县3万亩再生稻种植任务。自3月1日开始,罗山县农业农村局以再生稻生产为契机,在做到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先后选派县农技协技术人员56人,分乡包村,进村入户,并及时与育秧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开展再生稻育秧、机插秧全程技术指导,为我县再生稻生产保驾护航。到目前为止,全县共组织召开再生稻育秧现场观摩会5场,组织再生稻生产专业技术培训6期,培训再生稻种植户150余户、350人次,发放再生稻种植技术资料1200余份。目前,全县3万亩再生稻育插秧任务全面完成,再生稻大田秧苗长势良好。
4月5日,县农技协技术人员在罗山县宝城街道新强家庭农场组织召开再生稻机插秧观摩现场会,正式拉开了2020年度我县水稻再生稻机插秧的序幕。
罗山县宝城街道新强家庭农场组织召开再生稻机插秧现场会现场。

高级农艺师沈霖同志在周党莲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再生稻工厂化育秧现场、查看再生稻苗情长势,把脉问诊,并根据其生长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罗山县农技协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罗山县新强家庭农场再生稻工厂化育秧大棚秧苗生长良好,全部实现订单生产,再生稻秧苗供不应求。

周党莲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再生稻工厂化育秧每个环节,从浸种、催芽、播种、暗化、摆盘等每一个环节,沉甸甸地记录着县农技协人辛勤的付出和希望。一份辛劳、一分收获,4月6日周党莲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再生稻开始机插秧。

二、落实小麦“两病一寒”防控工作,保障小麦安全生产。
3月下旬,我县遭遇倒春寒天气,最低气温接近0℃,小麦已经拔节并开始抽穗,油菜进入盛花期,部分田块发生冻害。县农技协技术人员立即分乡包村,实地展开小麦、油菜苗情调查,组织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截止3月底,全县条锈病发生面积约0.65万亩,在县农技协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治面积1.2万亩,有力的控制了条锈病快速蔓延,保障了小麦安全生产。
4月1日下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小麦“两病一寒”防控第十五专家技术指导组专程到罗山检查指导工作,在查看示范区小麦油菜苗情和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罗山农技协人小麦“两病一寒”的做法和所取得的成绩。
三、加强对水稻检疫性害虫监测,切实保障水稻生产安全。
稻水象甲原产北美洲,是一种国际性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其成虫危害水稻叶片,幼虫严重危害水稻根部。一般可使水稻减产20——50%,严重时绝收。为全面掌握我县稻水象甲发生情况,防止稻水象甲疫情扩散蔓延,强化对稻水象甲疫情危害的持续控制,保障粮食安全。从3月25日开始,罗山县农技协技术人员分片包乡,深入稻水象甲常发区田间地头,实地调查稻水象甲越冬场所及水稻秧田疫情发生情况,严密监测监控疫情发展。
3月3日,县农技协技术人员和信阳市植保专家根据近期稻水象甲调查结果,会商分析研判2020年罗山县稻水象甲发生趋势,提出稻水象甲防控策略,切实减少农民损失,保障水稻生产安全。
四、坚持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相结合,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4月13日上午,罗山县农业农村局在竹竿镇及时召开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统防统治现场会。
目前,我县小麦已普遍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是小麦病虫害防控的最佳时期,防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县农业部门已组织四个飞防公司同时作业,并广泛发动农户群防群治,从现在起到本月20日止,利用7天的时间,全面防治一遍,坚决防止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大面积流行。参会人员实地查看了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集中观摩了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作业现场,并就前期小麦条锈病防治及赤霉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广泛交流。
县农技协技术人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县2020年小麦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工作任务及技术要点,指导我县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罗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杜勇要求全县农技协技术人员要扛起小麦病虫害防控责任,广泛宣传发动,深入服务指导,坚决打赢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歼灭战,全力夺取小麦丰产丰收。

县农技协技术人员给农户讲解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药物使用方法,指导飞防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