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者: 阅读次数:1052
淮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总体要求下开展全民科普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1234”和“3+N”等在本地、周边区域形成较高知名度的科普工作模式,并连续十五年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近期以来,淮滨县科协围绕省市科协总体安排,聚焦主责主业,对标重点任务目标,结合地方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科协组织的服务水平、服务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邓湾乡:“第二课堂”让科普体验零距离
9月18日上午,淮滨县科协组织50余名师生到金蚕贝贝农场科普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聆听老师讲解,了解蚕桑文化,分组参观了蚕桑养殖,领取了“蚕宝宝”礼盒,学习记录蚕宝宝成长日记。
本次研学活动切实将知识与环境相融合,转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唱独角”的情况,变成老师、学生同台共舞,激发了青少年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此次研学活动进一步构建科普基地、家庭教育为一体的网络,形成了浓厚的科普学习氛围,使全体成员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极大的提高了参与人员保护和推广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马集镇:研学助双减 实践促成长
为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9月15日,马集镇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活动主题为主线,组织小学生走进科普游园,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普游园打卡体验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和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科普游园,学习科普知识,参观了科普长廊和科普亭,探索体验科学的神奇与奥妙,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此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积极助推了教育双减落地。


滨湖街道办事处:开展科学知识宣传 营造良好科普氛围
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科普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宣传科普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9月15日—21日,滨湖街道办事处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人人都是科普之人、处处都是科普之所。围绕“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的活动主题,该办事处通过培训、知识讲座、发宣传单、微信、微博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卫生健康、节能减排等科普知识。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滨湖街道办事处普及了科普理念知识,提高了群众科技认知水平,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疫情防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卫生健康、节能减排等科普知识的参与意识,在全街道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


栏杆街道办事处:普及科学知识 营造创新氛围
为了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形成全民了解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9月19日—21日,栏杆街道办事处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该街道办事处的科普工作人员通过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科普小知识、科普进校园、向过往群众发放科普知识宣传手册,讲解相关科学尝试,引导群众主动了解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运用科学技术,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防胡镇:多措并举 构筑全域科普新格局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9月20-21日,防胡镇党委政府联合卫生院、中心校、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开展了以“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此次科普活动,通过举办公共科普进商超、前沿科普进校园、健康科普进村部等活动,向群众普及了有关气象、防震减灾、垃圾分类、健康养生、慢性病预防等科普知识,传播了科学思想,推动了移风易俗,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造“淮上科普”品牌贡献力量。


气象局:气象知识“零距离” 防灾减灾筑基础
淮滨县气象局充分利用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通过3.23气象日、4.15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6月科技活动周、9月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发挥气象资源优势,做好各类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与宣传,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气象防灾减灾安全意识,构筑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9月17日,淮滨县气象局在科普馆开展“青少年气象科普活动”,通过师生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气象知识的了解,感受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提高学生自小养成避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奥妙,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次日,由该局组织的“防灾减灾气象科普宣传”为主题的活动在时美广场举行,县气象局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市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抵御灾害综合能力,切实减轻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城关一小:研学行,走在路上的“活”课堂
9月20日上午,踏着凉凉的秋意,淮滨一小的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早早的来到淮河博物馆门前,开启小学第一次研学之旅。
带口罩,排好队,测体温,小朋友们整齐有序。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步入高大、漂亮的展厅,开始近距离的感受淮河文化,体悟历史文化魅力。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在展厅内驻足参观,深刻感受到淮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观过后,同学们收获颇丰,感触良多。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中国淮河博物馆,增长了见识,了解了这片土地的发展和进程。看到了祖先们为保护、建设和发展这片流域做出了许多贡献和努力,我们应牢记于心、努力奋斗,肩负起建设伟大祖国的艰巨重任。


近年来,淮滨县积极推动基层社区、农村参与国家科普行动计划,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目前,该县建有市级科普示范基地8个,分布在学校、协会、公益设施和湿地公园等地,19个乡镇(街道)及相关单位均建立了科协办公室,部分行政村(社区)还建成了科普工作站、科普游园、科普长廊、科普阅览室,另有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和科技特色学校为科普工作添砖增瓦。
接下来,淮滨县科协将继续通过开展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等系列科普惠民活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社区农村、中小学校,广泛宣传科技创新取得的系列重大成果,加强科技安全宣传教育,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创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科普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助力“双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