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淮滨县科协 发布者: 阅读次数:
聚焦科协主责主业,共绘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县区科协特色工作亮点纷呈
为推动全市科协事业提质增效,充分展现基层科协的担当作为,各县区科协围绕“两高四着力”核心要求,紧扣省科协“5610”总体安排和市科协“2515”工作部署,总结提炼出一批优秀经验。现选取创新典型案例展播如下,全方位呈现县区科协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科技创新、赋能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与丰硕成果,为全市科协系统互学共进、聚力发展搭建交流桥梁。
以科普之力赋能乡村——淮滨县上半年科技志愿服务典型实践
2025年上半年,淮滨县始终将科普乡村行作为科技志愿服务的核心工作,以满足乡村群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多方联动、精准服务,让科普之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发展注入了科学活力。
一、多方协同,科普乡村行活动广泛铺开
乡村是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为让科学知识真正走进乡村、惠及百姓,淮滨县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县政法委、司法局、卫健委、科技局等多单位联合参与的科普乡村行工作格局。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乡村实际需求,共同策划组织了4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其中,仅县科协就组织开展了11场科普乡村行活动,足迹遍布多个乡镇村落,让众多乡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科普服务。

二、精准施策,科普乡村行活动丰富有效
(一)反邪教宣传,筑牢乡村思想防线
反邪教宣传是科普乡村行的重要内容。志愿者深知邪教对乡村和谐稳定的危害,走进乡村集市、文化广场、村民家中,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固定标语、现场讲解等方式,结合真实案例揭露邪教的歪理邪说和丑恶嘴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邪教破坏家庭、危害社会的本质,引导村民树立正确三观,提高辨别与防范能力。系列宣传有效遏制了邪教在乡村的滋生蔓延,为乡村营造了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健康知识讲座,守护村民身体健康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针对乡村群众健康意识薄弱、知识匮乏的问题,卫健委医护志愿者开展多场科普宣讲,内容涵盖常见疾病预防、合理膳食、科学养生、急救知识等。讲座现场,医护志愿者用生动事例和形象比喻讲解健康知识,还示范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村民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纷纷咨询健康问题。在邓湾乡的活动中,医护人员为70多位乡亲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并建立“健康档案”以便后续跟踪服务。这些举措让村民学到实用知识,提高了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赢得一致好评。

(三)心理健康进校园,呵护青少年成长
乡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科普乡村行中,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走进乡村学校,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专业心理辅导志愿者通过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形式与青少年深入交流。讲座围绕学习压力、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常见问题提供科学建议;团体辅导中,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引导青少年学会表达与理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对有困惑的青少年,提供一对一的保密咨询服务,及时疏导负面情绪,帮助解开心理疙瘩,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夯实基础,为科普乡村行提供有力支撑
(一)完善服务体系,助力科普乡村行深入开展
淮滨县在争创信阳市“科技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过程中,为科普乡村行搭建了更广阔平台。在全县精准择优选取淮滨高中及固城、王店乡政府等有特色亮点的单位设立科技志愿服务站点,成为活动的重要依托。同时,大力吸纳农业、教育、卫生和气象等领域科技工作者加入队伍,组建3支志愿者人数超50人的队伍,为科普乡村行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确保活动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二)规范服务流程,保障科普乡村行有序推进
为让科普乡村行更规范高效,淮滨县依托“大美志愿”小程序推动活动规范化运作。活动发布环节,通过小程序及时准确发布信息,方便村民提前了解内容与时间;活动开展中,志愿者通过小程序打卡签到签退,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和服务时长准确统计。
总之,上半年淮滨县以科普乡村行为重点的科技志愿服务成效明显,既让乡村群众学到知识、提升技能,又在乡村营造了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将继续聚焦科普乡村行,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内容,让科技志愿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和群众生活,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做出应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