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者: 阅读次数:
牢记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为地方农业发展作贡献
——信阳市首席科普专家刘红敏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推动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责任重大。科普工作者作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有责任和义务开展技术培训,传播先进技术,秉持初心,在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更大的贡献。
刘红敏,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工作。

秉持初心,脚踏实地
作为农业科研人员,刘红敏长期致力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2014~2023年连续10年获“河南省科技特派员”称号。从业以来,先后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1部。主持参与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持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1项、主持参与河南省科技厅鉴定成果6项、主持信阳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信阳市“科技副总”、信阳农林学院“巾帼建功标兵”、信阳农林学院“优秀教师”。获得河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贰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贰等奖1项、信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贰等奖3项。

助力乡村振兴,为地方农业发展作贡献
为助推地方农业的发展,刘红敏带领团队多次深入企业,破解技术难题。根据企业现有难题,调整工作重点,制定技术方案。积极利用学校资源,组建科技服务团队,保证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
开展了利用细菌和真菌等生物制剂进行生防试验,并将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在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上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面咨询、培训和新技术推广,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面达到50%以上,有效提高了水稻、小麦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创收作出贡献。

积极向企业推荐优良的弱筋小麦品种,解决了原来企业种植品种较多较杂、生产的小麦品质不高、价格偏低的问题,同时带动周边乡镇的种粮大户规模化种植。积极协助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对重点企业的成功的种植经验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经验,带动周围农户,提升农民对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理念。